河南許昌久旱無雨,中水回用大有潛力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正文
從河南省許昌市住建部門傳來消息,由市政府投資興建的日供水能力1萬噸的中水供水站已按程序完成招投標工作,確定了施工及監理單位,工程將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據悉,該中水站位于許昌瑞貝卡污水處理廠,主要為許昌市區市政道路噴灑、綠地澆灌等提供用水。作為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許昌目前正面臨60年不遇嚴重干旱,節約用水以及水資源重復利用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污水處理廠每天能處理多少污水,又有多少得到了應用?中水利用離我們市民還有多遠?帶著市民的疑問,記者走進了許昌瑞貝卡污水處理廠。
肉眼看跟自來水差不多
8月6日上午,在許昌瑞貝卡處理廠,記者見到了正在化驗室查看進出水指標的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責人李自勛。“污水經我們處理后水質一直優于國家一級A的標準。”李自勛說著帶記者來到最終出水口,工作人員在出水口處提取水樣,將進廠污水和處理后的水放在一起對比,渾濁的污水經過處理后,肉眼看去已經比較清澈,跟普通的自來水差不多,只有一點淡淡的微黃。
“作為許昌市區唯一一家生活污水處理廠,通過前幾年的管網環通工程建設,已經做到了市區污水的應收盡收。污水處理廠目前處理能力可達到16萬噸,今年以來,由于天氣干旱少雨以及部分工業企業不景氣,進廠污水有所減少,每天約9萬噸。”據瑞貝卡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責人李自勛介紹,他們于2007年建成了供水能力為5萬噸的中水利用工程,主要用于東城區熱電廠冷卻用水和本廠自用,由于用量不大,每天只有1萬多噸水被重復利用,剩余的就白白排入清潩河了。只要管道鋪到位,瑞貝卡污水處理廠的中水可做居民沖廁、市政綠化等用水。
污水處理要過三關
“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后,經過重重考驗,要經過三大步驟。”李自勛介紹,第一步是物理方法,污水要先經過粗細兩道格柵,將污水中大塊的固體垃圾去除掉;第二步是生物處理方法,主要是在生物池中除去有機污染物COD、氮磷和有機物;第三步就是深度處理污水中的微小顆粒。
記者來到二期氧化溝,這是污水處理的最重要一個環節。泛著黑色的污水在池內不停地翻滾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臭味。“生物池里有草履蟲等微生物,有的專門除磷,有的專門除氮。”
經過氧化溝處理后的污水,將進入二沉池,回收生物污泥。接下來,污水要進入絮凝沉淀池。李自勛說,這種看起來很清的水,還要經過添加絮凝劑、加氯消毒等處理,最后達標后排入清潩河。
中水回用很有潛力
“我們現在每天處理污水9萬余噸,熱電廠冷卻用水和我們廠區自用,每天不過1萬多噸,剩余的都排到了清潩河。”李自勛說,“污水經過深度處理后用處很廣泛,現在我們廠區除了生活用水外,綠化澆灌、道路噴灑以及衛生間便池沖洗等都是利用的中水。僅此一項,每天可節約自來水350余噸,每年可節約自來水費近40萬元。中水在許多城市已得到普遍應用,作為一個嘗試,市政府計劃年底在我廠投資建設一座每天近1萬噸的中水供應站,用于為市政道路噴灑及綠地澆灌提供用水。”
李自勛告訴記者:“我們處理過的污水已經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除了不能飲用,灌溉、沖廁所等問題都能解決,并且完全可用來抗旱澆地,關鍵輸送是個難題。如果未來政府投資將我廠的中水提升到清潩河上游,然后再順流而下,不但可以解決市區內河道景觀用水,還可以用于沿途市政及居民區用水,可以說潛力巨大,這對許昌這座全國嚴重缺水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來說,意義非凡。”